旬邑退休教师马会艳:以石碑刻春秋守护民间文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12:50:44

《看咸阳》讯:在旬邑县,67岁的退休教师马会艳有着不一般的人生经历。她先是用半生时光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而后又以满腔赤诚守护乡土文化。从乡村教师转变为民间艺术传播者,她以平凡之身散发光芒,为家乡带来温暖与诗意。

1958年生于旬邑县的马会艳,自幼热爱书法,6岁起练习毛笔字从未间断。1977年,19岁的她走上乡村学校讲台,从此与教育结缘。曾经在马会艳教导下学习书法的学生马杰:“马老师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我敬佩她学习书法时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对事业的执着精神。”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悄然为她人生的下半场埋下伏笔。

2013 年,马会艳大病初愈之后,并未闲居在家。痴迷于书法与碑刻的她,多次前往西安碑林博物馆观摩学习,还遍访民间匠人学习石刻技艺,她的才华得到了国内著名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和碑帖学专家吴元真的赏识。
马会艳:“咱们旬邑人去西安看碑林不容易,我想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精髓。”


2021年,她倾尽积蓄,将位于旬邑县职田镇马家堡村的自家老宅改造,创建了锦昱书法石刻文化艺术馆,供游客免费参观。艺术馆厅内竖立着大大小小的文化碑石三百余通,从中国历代书法名作到当代领袖诗词名句的碑刻,无一不承载着她“以石为纸,镌刻文化”的愿景。
马会艳:“为了创建这个石刻文化艺术馆,我先后花费了十五年时间,其中有八九年时间在渭南富平采石、创作、雕刻。为了购买上乘的石料,资金不够时我还变卖了县城的房产,儿女们都说我‘疯魔’了。不过后来参观的人多了,还有学校的一些老师组织学生陆续来研学。”

如今,锦昱书法石刻文化艺术馆已成为旬邑文化的新地标。不仅如此,马会艳还在旬邑县城开设了书法艺术培训班,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会艳:“我希望能培养更多人传承这一门石刻传统技艺,最近正带着八九个学生学书法、学篆刻。文化是盏灯,总得有人守着、护着,不能让它熄灭。”

从教书育人到执刀刻石,马会艳始终怀着朴素的情怀守护着乡土文脉。她身上的光芒照亮了一方土地,艺术馆中陈列的不仅仅是石刻,更是一位乡村教师对故土最深沉的告白。
(来源:旬邑融媒)
相关文章
-
计划2026年4月建成通车!上犹这条路传来最新建设情况
八月骄阳似火,省道S548上犹窑下至树木园公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设正酣。8月13日,记者在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李坑子特大桥施工现场看到,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工人们顶着烈日紧张作业,一派繁忙景象。#赣州#据了解,李坑子特大桥是S548上犹窑下至树木园公路新建工程项目控制性工程,全长681.08米,主桥
-
【地方食闻】山西:政策技术人才协同发力 奏响智慧农机赋能乡村振兴新强音
田野间,无人植保机精准作业,智能拖拉机自动耕作,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墒情……如今的三晋乡村,智慧农机正重塑农业生产图景。近年来,山西以政策为引、技术为要、人才为本,通过补贴撬动装备升级、智能技术重塑生产模式、专业培育锻造人才队伍,推动农机化向高端化、智能化加速迈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奏响乡村振
-
宋知意寻慕风沈寻澜免费阅读 宋知意寻慕风沈寻澜最新章节目录
跑车从城市呼啸而过,很快就停在盘山公路山脚。我跟沈寻澜下车的时候,四周烟花闪烁,蓝牙音箱里乐声震天,一片狂乱之象。我还没从这吵闹中回过神来,就见一个身影猛地冲向沈寻澜。“阿寻!你来了!”热烈又娇媚的声音让我下意识看过去,只见穿着紧身热裤和吊带的女人抱着
-
石破茂前往千鸟渊战殁者公墓献花,出席日本“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称把战争悔恨教训深刻在心
据@CCTV国际时讯 最新消息:日本“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今天(8月15日)举行。石破茂就任日本首相后首次出席该仪式。石破茂在讲话中没有提及日本侵略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他称,“现在必须把那场战争的悔恨和教训深深地铭记在心。”石破茂今天(8月15日)在出席日本政府组织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前,先专程
-
房价涨了跌了?最新数据公布!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公布了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称,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