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绿釉熊形陶灯 □佛 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4:54:00

此件魏晋绿釉陶熊灯出土于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晋墓地,高30厘米,上口径12.2厘米,底径15.9厘米。细红泥质胎,表面施绿釉,因埋藏时间较长,釉面泛银色。上部灯盏为圆盘形,中柄作跪兽形,似熊,下底座(柎)为喇叭形圈足。这件绿釉陶熊灯高度与汉代人的生活方式(跪坐)和书案高度相适应。汉代人设计的两类灯具,其高度对于跪坐和书案是恰到好处的,符合灯光亮度科学。
《韩非子·五蠹》中说“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人类因火的出现,找到了除自然光源以外的新光源,于是将手里的一把火称作“烛”,而后又利用油脂,或做蜡烛、或制成油灯,产生了灯具。
我国的灯具历史源远流长,根据孙机先生《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灯是从食器中的豆转化来的。《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郭璞注∶‘即膏灯也。’它大约出现于春秋,至战国时灯的式样就比较繁多了,但直到西汉,灯的基本形制还和豆差别不大。”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短灯檠歌》中说:“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这其中的道理是,当光源与被照物的水平距离一定时,被照物的亮度与光源高度有关。由适当的灯具高度才能得到最亮的照明。灯檠太长,照到案几的亮度不足,韩愈说它“空自长”的道理就在于此。灯檠太短,灯光炫目。清代光学家郑复光在《镜镜詅痴》中说,烛台“低于人,则正对处优射人目”。
古人多相信灵魂、来世等观点,认为死亡是人的生命形态的一种变化,而不是结束。所以,为了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更好,同时表达生者的思念之情,古人对葬礼、墓室等往往比较在意。汉代是我国古代以厚葬闻名的一个朝代,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墓葬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并遗风魏晋。汉魏晋时期,青海地区受汉文化思想的影响,墓中多用釉陶作为明器。
本文配图由青海省博物馆提供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
中央送行组及中央单位第六批援青干部抵达青海
7月27日,中央送行组及中央单位第六批援青干部抵达青海。中央送行组组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吴秀章等同机抵达。省委常委、副省长张锦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月霞在机场迎接。 据悉,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共480人。其中,从中央单位选派101人,从6个支援省市选派379人;选派到省直单位61人,8个
-
篮球场上一撞,15岁少年险失明!河南眼底病专家李玉军紧急手术复位视网膜,提醒:高度近视孩子运动需格外警惕!
一次篮球场上的激烈碰撞,竟让15岁的明明(化名)面临视力丧失的风险!作为高度近视患者(双眼近视均超600度),明明在打球时不慎被队友手肘撞击到眼部,然而几天后,他的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视野仿佛被“黑幕”遮挡。事发当天,明明在打球时右眼被意外撞击。他揉了揉眼睛,感觉有点酸胀和闪光感,以为只是普通磕碰,并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迎来重大进展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今年6月转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打破了传统提锂技术瓶颈,通过创新工艺与全流程优化,进一步巩固盐湖产业链,推动锂产业向系列化、高质化、多样化发展,实现锂资源提取效率与品质的跨越式提升。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自启动便备受瞩目。面对复杂高原地形与沙尘
-
8月7日,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运!
7月8日,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开展转场投运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和行业验收,将于8月7日正式转场投运。 记者从青海机场公司获悉,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青海省民航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枢纽机场扩建项目,也是青海省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十四五”重点工程。主要建设与跑
-
第26届青洽会会展搭建工作全面启动
6月14日,记者从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6月25日至29日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新馆举办。会展搭建工作已于6月13日全面启动,各展位参展主体陆续入场施工,预计6月22日前各展位搭建布展将全面完成,确保青洽会展会安全顺利圆满举办。本届青洽会展馆由东、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