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1:47:00
光明网讯 (记者 孙满桃)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3月29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了《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年就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发展情况发布研究成果。
报告指出,2017年至2024年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公开专利共167,634项,专利申请年均复合增长31.6%,专利申请人数量从2,257家扩张至13,075家,年均增长24.6%,展现出在国家战略引领、地方政策助推、技术创新的全面支持下,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式的创新发展态势。
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层与模型层技术的创新突破为应用场景的拓展提供了基座支撑和新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应用领域的复杂需求又倒逼、激励基础层、模型层的算力升级与算法优化,带动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的创新发展。

图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国专利申请与授权态势分析。
报告指出,为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生态支撑三方面互为支点的发展格局,《报告》基于20余项专利指标,探索构建了“AI专利高质量发展能力测算指标体系”,借此研判代表性创新主体推动核心技术研发、打造应用场景落地、培育可持续自主生态的梯次性发展战略。
报告指出,2025年1月,我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发布的DeepSeek R1以技术路径、成本控制与开源策略的全面创新,为AI研发提供了新范式。3月百度发布的文心大模型X1在性能对齐的情况下,进一步将API调用价格降至R1的一半。人工智能普惠应用的“大航海时代”即将来临。
《报告》认为“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的赋能作用,应持续用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和开发,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向科技创新的上游突破,努力追赶基础算力、基本算法、结构化基础数据的创新路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报告》建议建立长期多元的战略规划,加强国家级基础算力、高质量数据供给,加强产业创新集群培育,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头雁企业+专精特新”雁阵格局,形成标杆性垂直领域的创新产业集群。
来源: 光明网
相关文章
-
现场演示大模型“老人问药”,印奇:AI要为老百姓创造好的生活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今天我们向总书记汇报了上海在基础大模型上的生态,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技术环节,而多模态大模型又是上海的一个重点。”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印奇在现场展示,AI技术在机器人、汽车、手机等
-
自主品牌高端化竞争加速,传祺向往靠什么才能站稳脚跟?
传祺向往国产汽车冲高端,从来都不缺热闹。最近,广汽传祺玩了把大的,直接跨界“联姻”国产大飞机C919,发布了一个主打“航空级高阶出行体验”的全新车系——传祺向往,将拥有广汽大厂品质+华为超级智能的组合。这种颇具创意的跨界玩法,在行业内也属首次。先不论汽车和飞机联手到底能不能擦出火花,起码在市场传播效
-
中国西部AI创新港正式开馆
4月27日晚,位于咸阳高新区的中国西部AI创新港正式开馆。中国西部AI创新港建筑造型以“0和1”的计算机语言为设计灵感,打造了一座圆形地标建筑,展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融合,项目定位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地”和“数字文化沉浸体验地”。馆内打造了国内顶尖的《大秦纪》VR全感空间、《飞跃大秦》裸眼3D影
-
2025年第2期“风正巴渝·学习讲堂”举办
风正巴渝“‘四风’问题背后往往权钱交易暗流涌动,腐败问题往往加剧‘四风’滋生蔓延,必须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以点上反腐带动面上纠风”“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领域性问题,我们在全区开展公务车领域专项整治,促使全区环卫车油耗同比下降45.84%……”4月25日,市纪委监委举办2025年第2期“风正巴渝·学习
-
机器人“派对”各展“身手” 解码人工智能新未来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指融合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能在真实环境里自主感知、思考并行动的智能机器人。当这些“能感知会思考”的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赛场,一场颠覆认知的机器人“派对”在江苏无锡热闹开场。4月25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正式开幕,活动持续两天。现场,一列列机器人整齐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