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人”让国产采棉机走向世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3:24:00
“你为啥要到新疆搞采棉机呀?”
“因为梦想。”
近日,面对梁定义这位不善言谈的“理工男”,记者的一句疑问,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梁定义是河南南阳人,现任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工程师。
梁定义毕业于洛阳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大学时,他就像个“科技狂人”,创办了机器人协会,带着小伙伴们参加各种智能化、信息化创新项目。
“可能正是那些在实验室里反复测量金属材料数据的日子,为我现在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梁定义说。
2014年,梁定义进入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农机事业部工作。“身在农机行业,了解到我国采棉机受制于人的窘境,我暗下决心,希望能为采棉机国产化出力。”他说。
机会说来就来,公司决定在乌苏市开辟国产棉花采摘机械研发生产基地,梁定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收拾行囊,从繁华的嘉兴奔赴万里之外的大西北,成为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
为了让采棉机更适合国内棉花种植模式,梁定义和同事们常常往田间地头跑,跟农户、老师傅取经。
为了测试采棉机性能,他和团队带着两台机器在轮台县待了1个月,几千亩地不分昼夜地采摘。“10月的沙漠,夜晚冷得刺骨,一个人作业,另一个人就只能在面包车上凑合着睡。”梁定义说。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搞出了许多创新,把手动变速箱改成电液控变速箱,采棉机从手动挡变成自动挡;改变输棉风路,让采棉机再也不堵棉;发动机散热风扇也实现了自动清理,这些改进直接让国产采棉机“起飞”。
2020年,公司交给他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主导设计研发国内外首台三行打包采棉机。从当年2月接到任务到8月样机研发成功,他只用了7个月,比公司预期的3年大大提前。
日夜赶图纸,样机装了拆、拆了装。“那时候,除了吃饭睡觉,就干一件事情——研发。”梁定义说。
当时因为没赶上采棉季,只能人工加棉测试,弄得浑身都是油污和棉花,但梁定义毫不在意。
“样机下地测试时,说实话,我特别紧张。”梁定义笑着说,结果测试效果超棒,还取得了农机推广鉴定认证,推动采棉机由散花机向圆捆打包机的跨越,成为国内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行打包采棉机。
2024年,梁定义又带队研发出新能源采棉机,成功下地测试,这意味着大型农机从“油车时代”迈入“电车时代”。而且,他研发的国产采棉机还出口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工作这些年,梁定义收获满满,拿下62项授权专利,还获得了不少荣誉。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梁定义说,社会和行业都在飞速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希望未来和团队研制出更优质国产采棉机,为“中国制造”贡献力量。(热依达)
相关文章
-
搭“贸易之桥”促“双向奔赴”——2025商博会亮点抢先看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玲)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贸合作平台,对推进新疆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重要作用。4月27日,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简称2025商博会)媒体吹风会上,筹备组主要负责人介绍了本届商博会的亮点。扩大国际“朋友圈”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
-
筑牢压舱石 澎湃新动能——一季度新疆经济稳增长再提速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玲)4月24日,一季度新疆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一季度新疆GDP增速、三次产业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等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政策效能与市场活力的进一步叠加,新疆继续在“稳、新、进”三个维度上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为
-
用好调查研究这座“桥”
邱维锦调查研究就像一座桥,既连着问题与决策,也连着党心与民心,不仅是党员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实践熔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党员干部更应搭好调查研究这座“桥”,多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干出实效,以更
-
视频 | 何早平:田野里的农机“土专家”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讯(郭钦)“早平,机子插秧插得不深,能过来帮我看一下吗?”一大早,何早平背上工具包,前往抚州市东乡区杨桥殿镇秋源村李家组村民李为善的农田。经过一番察看,他左手拿起螺丝刀,熟练地拧开插秧机的齿轮盖开始清理。20分钟后,插秧机重新发出规律的“哒哒”声,一株
-
棉花:2024 年度公证检验量 679.34 万吨
【2024 年度全国棉花公证检验量 679.34 万吨】4 月 25 日消息,截至 2025 年 4 月 24 日 24 点,2024 棉花年度,全国有 1096 家棉花加工企业按要求加工棉花并公证检验,检验数量 30084631 包,检验重量 679.34 万吨。此数据由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