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间野果到全球货架,红河蓝莓甜蜜蜕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9:30:00
清晨六点的蒙自市草坝镇,薄雾未散,蓝莓基地的智能大棚早已灯火通明。采果工周长英头戴头灯,指尖在挂满白霜的蓝莓枝桠间翻飞。“这串果大,糖度肯定高!”她利落地剪下一簇深紫色的蓝莓浆果,果粉在晨光中泛起微蓝。

这些“蓝精灵”将在48小时内搭乘冷链车,出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水果批发市场,每盒标价68元,是进口蓝莓价格的两倍。


这样的场景,在红河州已不鲜见。作为全国冬季蓝莓核心产区,这里正上演一场甜蜜的产业升级。
红河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应亥宗在蓝莓大会上向全球客商宣告:“2024年,红河蓝莓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产量占全省60%,我们要用科技让这颗‘生态果’变成‘致富果’,再飞向世界。”

从“靠天吃饭”到“数字种植”
在蒙自云科创现代农业基地的控制中心,大屏上跳动着温湿度、光照等数据。董事长赵崇军轻点屏幕,展示“622”联农带农模式:“农户出地出力,企业出技术市场,收入六四分。去年带动121户新增种植,户均增收10万元。”90后农场主许泽便是受益者之一。三年前,他将4.5亩土地流转给公司,如今扩种至22亩,产季分红超百万元。“以前种玉米年收入不到2万元,现在每天看着蓝莓涨价,心里踏实!”
在弥勒市悟创基地,采摘工李秀英的塑料筐里堆满果实。“每天赚150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基地负责人闵宏伟介绍,180亩蓝莓园平时仅需5人管理,采摘季吸纳150名村民务工,人均日薪达200元。

科技赋能全链条
在佳沃集团的数字化分选车间,AI摄像头正扫描蓝莓表面。“这颗果粉覆盖率不足,降级!”总经理姜惠铁展示着数智化系统说:“从种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数据支撑。我们预测到今年春节寒潮,提前三天启动大棚保温,亩产保住1.8吨。”冷链车旁,顺丰快递员将贴有溯源码的蓝莓装箱。这些蓝莓48小时直达国内外市场,每颗都能查到是谁摘的。


品牌出海与乡村振兴
蒙自海关监管科科长陈锐指着出口报关单说:“2024年监管出口蓝莓1425吨,占全国的50%。”云南丰吉农业的蓝莓正通过“空中走廊”抵达马来西亚,董事长王瑞信心满满地说:“品质对标欧盟,价格贵30%还供不应求。”

开远市的百业丰基地,新品种N7蓝莓日产量达70吨。“我们和农户签‘兜底协议’,亩均纯收入4万元。”负责人林金荣说,而93岁的褚橙创始人马静芬现身蓝莓大会,宣布在弥勒新种600亩。

夕阳下的草坝镇,蓝莓大棚泛着银光。许泽望着刚开走的冷链车,手机弹出到账通知:“今天卖了8万元!”他转身钻进技术培训班,黑板上写着:“数字化种植十讲”。这颗曾深藏山间的野果,正通过科技、品牌与联农机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
-
一颗新彗星预计在5月1日经过近日点,它能平安到达吗?
一颗名为SWAN的新彗星正快速驶向太阳。它由欧洲航天局SOHO探测器上的SWAN相机在3月下旬首先观测到,这颗彗星也因此得名。据预测,这颗彗星将在5月1日经过近日点,届时它与地球的距离也将达到最近,亮度预计在7等左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这颗彗星由外国天文研究者通过检视SOHO
-
寿光王守波厉害了!谁认识
36年前,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寿光试种成功,拉开了我国蔬菜生产“绿色革命”的序幕。随着产业迭代升级,逐渐成为蔬菜种植的“寿光模式”,如今“寿光模式”不仅在全国遍地开花,而且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生根,走上了“播绿全球”的道路。王守波,就是这批“技术输出”的典型代表。作为山东利森特现代农业设施公司的掌
-
行业整体承压,金牌家居年报一季报双双滑坡,拟斥不超22亿元继续委托理财
4月28日晚间,A股定制家居龙头之一的金牌家居(603180)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34.75亿元,同比下降4.68%;归母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下降31.7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降39.80%。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92元(含税)。金牌家居202
-
纽威数控:一季度净利润6135.89万元 同比下降11.78%
人民财讯4月28日电,纽威数控(688697)4月28日晚间发布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5.69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135.89万元,同比下降11.78%。
-
盈利虚增、内控失守与百亿地产隐雷 上海银行2024年报“亮丽”数据下的三重隐忧
4月25日,上海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宣布全年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总资产规模突破3.2万亿元。然而,看似稳健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盈利依赖减值调整、内控漏洞频发、房地产风险敞口超百亿等深层危机。监管部门全年开出超千万元罚单、与“宝能系”的百亿债务纠纷,以及连续两年半的营收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