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胡家庄村核桃加工有“钱”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10:41:43
“我们新近扩大了榨油厂,采用的还是传统工艺,小核桃榨出的油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3月16日,长治市武乡县上司乡胡家庄村几位村民高兴地说。
因资源匮乏、土壤贫瘠、产业发展滞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胡家庄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薄弱状态。面对这样的状况,胡家庄村深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求变,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先进乡村的发展经验。”胡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魏专官说。

胡家庄村有不少会古法榨油的老师傅,他们传承了古老的榨油技术,胡家庄油坊在附近村落有一定知名度,仅2023年一年就为周边群众榨油100余次,销售核桃油750余公斤,创收5.5万余元。为了提高产业的市场化水平,村“两委”班子多次外出考察,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决定利用胡家庄村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核桃油加工产业,这样既能传承经典,也能为集体创收。
确定发展方向后,村里专门组织党员远赴河南巩义市榨油厂考察学习榨油技术,回到村里便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筹集资金70万元,用于核桃油加工厂生产车间、库房、展厅建设,院内硬化,道路硬化,榨油设备采购,老油坊旧址修缮及配套水电工程。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老油坊渐渐变成了新模样。

在此基础上,胡家庄村还高标准整理土地100亩,种植了干果梅杏60亩、经济作物油葵20亩、小杂粮高粱20亩、大豆57亩。村集体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载体,注册成立了胡家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支部组织、群众自愿、双向选择、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初级农产品收购、食用农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销售等经营业务。
新的经营方式打破了以往村集体合作社发展模式,在解决本村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方面发挥出显著的效果。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1万余元,2024年1月为村民分红46717元。
产业发展给村民带来诸多实惠,提升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2024年,村集体为全体村民补贴水费1.5万余元、对当年被诊断为大病人员每人救助1000元、为4名考入二本B类以上学生奖励8000元、为80周岁以上老人补贴500元、帮助残疾大学生王光美找到就业岗位,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除了让村民得到实惠,胡家庄村村容村貌也有了改善。村里先后投入10万余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在国家帮扶下村里升级改造卫生室1处,配齐了各类药品和医疗设备;硬化了入户巷道、文化活动广场,在道路两侧及村口种植了多种花卉,亮化美化500平方米,修建田间道路9千米。同时,村里还设立保洁员6名,购买垃圾箱4个,对村内的环境卫生进行长效化管理。(来源:科学导报)
编辑:邢璐霞
相关文章
-
老婆为了哄情人签包养协议,给我孩子起名招娣(周琳琅林锦泽)最新章节_老婆为了哄情人签包养协议,给我孩子起名招娣全文阅读
“什么别人。小林是我女儿的助理,他还能害宁宁不成?”我立刻拿起手机往外走,听到这话,回过头冷笑一声。“他就是你女儿的那个小三!”等我到时,只有女儿一个人害怕的站在原地。我看着女儿**的脸颊上那个鲜红的巴掌印。不敢相信林锦泽竟然真的对小孩子动手。“爸爸。”女儿一看到我,眼睛含着的泪瞬间从眼眶滑落。我
-
池茗阮宝宝小说完结版免费阅读 重生奶团:听我心声后妈妈杀疯了:番外+全文+后续最新章节无弹窗
裴左勋脸色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深情款款的模样。他走过来,从妈妈怀里接过我。我立刻把脸埋进妈妈的怀里,紧紧抓住她的衣服。【别碰我,你这个大渣男,烂黄瓜!】【我妈就是太相信你,才会被你害得那么惨。】妈妈的身体微微颤抖,她侧身躲开了裴左勋的手。“我自己的女儿
-
给装穷男友还债,首富哥哥杀疯了(江依然顾池)已完结,给装穷男友还债,首富哥哥杀疯了已完结
主角叫江依然顾池的是《给装穷男友还债,首富哥哥杀疯了》,本的作者是十七雾最新写的,书中人物感情描写生动形象,主要讲述了: 江依然见状,眼底闪过怨毒。我恶心到浑身鸡皮疙瘩泛起。得知真相后,我的大脑发懵,只知道僵硬的拒绝。“我现在不想试药,你松手。”我把体检单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为什么?这份工作工
-
计划2026年4月建成通车!上犹这条路传来最新建设情况
八月骄阳似火,省道S548上犹窑下至树木园公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设正酣。8月13日,记者在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李坑子特大桥施工现场看到,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工人们顶着烈日紧张作业,一派繁忙景象。#赣州#据了解,李坑子特大桥是S548上犹窑下至树木园公路新建工程项目控制性工程,全长681.08米,主桥
-
【地方食闻】山西:政策技术人才协同发力 奏响智慧农机赋能乡村振兴新强音
田野间,无人植保机精准作业,智能拖拉机自动耕作,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墒情……如今的三晋乡村,智慧农机正重塑农业生产图景。近年来,山西以政策为引、技术为要、人才为本,通过补贴撬动装备升级、智能技术重塑生产模式、专业培育锻造人才队伍,推动农机化向高端化、智能化加速迈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奏响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