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产品线价格收缩,方正电机连续两期财报净利深陷亏损泥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1:3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4月15日晚间,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机”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4.74亿元,同比减少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834.5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3866.46万元,同比扩大4453.22%。基本每股亏损为0.057元。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此外,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31亿元,同比增长9.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503.68万元,同比扩大8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1705.21万元,同比扩大37.68%。基本每股亏损为0.0303元。
年报透露,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驱动电机系列产品已与多家国内头部传统自主品牌整车厂、造车新势力及国际客户建立配套合作关系,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蜂巢传动、蔚然动力、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大众汽车等。其中零跑、大众汽车系公司2024年新获取的项目定点,公司将为其新一代电驱系统提供驱动电机定转子组件,预计将于2025年二季度开始量产供货。2024年,公司驱动电机出货量70万台,累计出货量330万台,产品应用超40多个车型。
报告期内,受下游客户订单波动影响,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高科润的智能控制器(PCBA)业务销售量有所减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59%。同时,受市场竞争影响,公司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虽然公司通过制造过程优化、产品技术方案的改进和新项目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等诸多措施进行提升,但毛利率仍下降4.54%,整体盈利下降60.58%。
方正电机新能源驱动电机为核心业务,公司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接连释放经营压力信号。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微降不足1%,但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止盈转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亏损规模扩大超44倍。核心业务新能源驱动电机板块受制于行业价格战,收入同比下降逾7%,尽管微特电机业务实现近七成增长,但难以对冲主力产品线收缩的影响。企业试图通过新客户拓展缓解压力,零跑、大众等新项目定点虽为2025年埋下伏笔,但研发投入与产线调整产生的费用提前透支了当期利润。方正电机能否依托新定点项目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盈利反转,仍需观察其量产交付节奏与成本管控成效。
进入2025年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未见好转。营业收入同比提升超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扩大超80%,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骤降近88%,暴露出企业资金链承压加剧。新能源车企降本压力向上游传导,叠加铜、稀土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使电机产品盈利性持续受挫。
二级市场上,方正电机4月15日收报8.03元,总市值39.82亿元。
审读:汪蓓
相关文章
-
广农糖业再定增偿债:高负债压顶,二期仓储项目现产能消化疑云
(图片系AI生成)日前,广农糖业(000911.SZ)宣布2.6亿元A股定增项目获批注册,这一延期两年的融资计划即将落地实施。根据公告,公司此次定增拟募资不超过2.6 亿元,其中1.94亿元用于“云鸥物流食糖仓储智能配送中心二期扩容项目”,剩余66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值得注意的是
-
德州供暖最新消息!
近日德州天衢新区一热力公司发布提前注水打压通知尊敬的热用户:您好!2025-2026供暖季即将来临,为保证本年度供热工作顺利进行,恒益热力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15日开始陆续对所属供热片区的供热管网系统进行注水试压和冷态运行工作。为了避免给您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害,请您在注水前检查室内供热设施
-
昔日浙江首富、60岁美特斯邦威创始人现身直播间跳团舞,在线观看人数超20万;美邦业绩仍在缩水
近日,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在直播间跳起了团舞,这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20万人。自2024年官宣品牌新零售5.0转型以来,60岁的周成建时常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2025年上半年,美邦服饰营收从去年同期的4.14亿元同比大跌45.23%至2.27亿元,归母净利润由7678.06万元减至993.03万元
-
奇瑞汽车通过聆讯20年上市梦将圆 年营收2699亿估值备受期待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尹同跃关键“一跃”,即将迎来20年的梦圆时刻。9月7日,港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正式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讯。公开信息显示,奇瑞汽车将成为港交所2025年最大车企IPO。奇瑞汽车的上市计划,要追溯到2005年前。此后
-
新车冲刺“金九银十” 购车补贴再升级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汽车市场迎来一波消费热潮。众多车企摩拳擦掌,推出新款车型,覆盖各细分市场和价格区间,试图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车需求。同时,政策补贴与车企频推的优惠措施也为销售旺季添了一把火,部分车企给出“5年0息0首付0手续费”的金融政策。业内人士表示,各方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