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野趣”变野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8:01:00
文明“打野”才能让“野趣”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曹灿辉
正值山花烂漫时节,多地掀起了一股“打野”热潮。所谓“打野”,即挖野菜。在当地社交平台上,“打野攻略”“寻鲜地图”层出不穷,探寻野趣成为一种新兴社交方式。然而,本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却因部分人的野蛮采摘逐渐变味。鲜嫩的鱼腥草被成片地连根拔起,刚冒头的春笋被“掘地三尺”挖了出来,甚至有游客将农户种植的名贵中药材当作野菜挖走……
野蛮采摘行为不仅让山野布满生态伤痕,更将法律红线与道德准则抛诸脑后。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采挖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珍稀植物的消失。另外,误采滥挖损害了村民的利益,激化了矛盾冲突。部分参与者缺乏对自然环境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过度追求个人的野趣体验,忽视了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过度“打野”也可能引发法律问题。在他人承包地、菜园等私人区域“打野”,会侵犯他人财产权,需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时还可能构成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法律规定的禁采区域“打野”,属于违法行为,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甚至刑事责任。随意采摘或破坏珍稀植物,也可能触犯刑法。
“打野”需文明,莫让“野趣”变“野劫”。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打野”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如设置警示标牌、划定采摘区域等。同时,加强对“打野”行为的监管,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媒体和社交平台应加强对文明“打野”的宣传,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打野”观念,如文明采摘、保护生态、尊重产权等,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生态保护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对于市民来说,在享受自然带来的娱乐同时,也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应避免过度采摘,尽量选择可再生的野菜,同时,要尊重村民的劳动成果,避免误采村民种植的农作物和中药材。
真正的野趣不在于掠夺占有,而在与自然对话中领悟生命真谛。文明“打野”才能让“野趣”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共同携手,让“打野”成为一种文明、环保、和谐的社交方式,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相关文章
-
话费“慢充”能打折?中国移动郑重地呼吁,提防陷入洗钱陷阱
近日,个别地区出现了多起“话费慢充”类电信诈骗案件。据了解该类诈骗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交软件,以虚假“打折慢充”话费吸引受害人上钩。为此,中国移动郑重地呼吁广大手机用户:提防此类洗钱式电信诈骗。相关案例显示,不法分子通过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上发布“80元充值100元,72小时到账”的虚假优惠信息,
-
“38元假冒素颜霜成本仅9元”冲上热搜 网友:在家自制成本只需7元 中科院专家:有一定风险
4月25日,“成本9元的假冒素颜霜,标38元卖出500多万”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成本9元的素颜霜标38元卖出500多万”冲上热搜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封面新闻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家自制素颜霜”的教程,声称自制的成本更低,只需要7块多钱。此外,还有人求得DeepSeek的帮助,得到
-
被央视开除?60岁河南籍主持人张泽群发文回应
近日,有网友称主持人张泽群被央视开除,4月25日,@张泽群 发文回应造谣。张泽群写道:“声明:本人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对此类似污蔑言行,保留相应法律权利?”张泽群晒出的截图显示,有网友在评论区称:“看看他为什么被央视开除了?”张泽群则在该网友评论下回复:“凭这条就可以起诉你,请你自重些?”一周
-
习言道|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邱悦 初审:姬广忠复审:李慧龙终审:薛晓冬
-
徒步捡拾护地球 文明实践我先行
大象新闻记者 付雨涵 通讯员 马钰为迎接世界地球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4月17日,郑州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中心精心组织开展了徒步捡拾垃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当日,志愿者们身着红色志愿马甲,化身环保卫士,从单位集合徒步出发,沿汝河路至金水河滨河公园,再到嵩山路向北至碧沙岗公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