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野趣”变野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8:01:00
文明“打野”才能让“野趣”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曹灿辉
正值山花烂漫时节,多地掀起了一股“打野”热潮。所谓“打野”,即挖野菜。在当地社交平台上,“打野攻略”“寻鲜地图”层出不穷,探寻野趣成为一种新兴社交方式。然而,本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却因部分人的野蛮采摘逐渐变味。鲜嫩的鱼腥草被成片地连根拔起,刚冒头的春笋被“掘地三尺”挖了出来,甚至有游客将农户种植的名贵中药材当作野菜挖走……
野蛮采摘行为不仅让山野布满生态伤痕,更将法律红线与道德准则抛诸脑后。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采挖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珍稀植物的消失。另外,误采滥挖损害了村民的利益,激化了矛盾冲突。部分参与者缺乏对自然环境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过度追求个人的野趣体验,忽视了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过度“打野”也可能引发法律问题。在他人承包地、菜园等私人区域“打野”,会侵犯他人财产权,需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时还可能构成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法律规定的禁采区域“打野”,属于违法行为,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甚至刑事责任。随意采摘或破坏珍稀植物,也可能触犯刑法。
“打野”需文明,莫让“野趣”变“野劫”。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打野”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如设置警示标牌、划定采摘区域等。同时,加强对“打野”行为的监管,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媒体和社交平台应加强对文明“打野”的宣传,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打野”观念,如文明采摘、保护生态、尊重产权等,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生态保护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对于市民来说,在享受自然带来的娱乐同时,也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应避免过度采摘,尽量选择可再生的野菜,同时,要尊重村民的劳动成果,避免误采村民种植的农作物和中药材。
真正的野趣不在于掠夺占有,而在与自然对话中领悟生命真谛。文明“打野”才能让“野趣”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共同携手,让“打野”成为一种文明、环保、和谐的社交方式,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相关文章
-
遏制“打野”乱象 筑牢生态防线
云南野生松茸。新华社发清晨,云南香格里拉市吉迪村村民在采松茸。新华社发游人在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亲海公园赶海。新华社发人们在江西鄱阳湖畔鲤鱼洲观察拍摄白鹤。新华社发近年来,人们对野生菌及野外探索的喜爱,也催生出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方式——在旅游向导的带领下,游客进入山林,体验寻觅野生菌的神奇之旅。然而,近
-
歌手杨宗纬演出过程从舞台跌落 社交平台报平安:祈祷老妈别看热搜
8月23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在青海西宁一演唱会上,歌手杨宗纬不慎摔下舞台。现场目击者曹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杨宗纬大约在20点44分入场,21点9分左右摔倒。“在舞台上一边后退一边挥手的过程中,在拐角处不慎摔倒。现场有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将前扶起。演唱会中断了大约30分钟。”
-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德雷克海峡海域地震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官方微博消息,2025年08月22日10时16分(北京时间),德雷克海峡海域(60.17°S,61.72°W)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1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由于震源位于太平洋范围之外
-
长治交警:研学课堂“警”相伴,文明出行记心间
8月13日长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联合辖区太西街道积极推进文明出行专项行动组织辖区学生及家长走进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研学同步开展“文明出行”主题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让文明交通理念深入孩子们心中活动中,民警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实际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街道工作人员携手,通过发放宣传物品、知识讲解、互动
-
人民日报|甘肃永登县:移风易俗,浸润城乡
八月午后,清风掠过永登县人民公园,捎来丝丝凉意。纳凉的老人们接过志愿者递来的宣传页,指着上面的条文热议不停。“你看这彩礼标准,5万封顶,比前几年少了一半还多!”王老汉的欣喜溢于言表。不远处,融入移风易俗元素的快板、小品、秦腔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正热闹上演,清脆的节奏伴着微风传遍街巷。这生动一幕,正是